出處: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18-01-26 10:35:50 您是第0位瀏覽者
近日,重慶市正式啟動了駕培行業“計時設備安裝與電子圍欄設置”工作。此舉旨在更好地引導教練車輛回歸訓練場地,使得駕培市場更趨規范化。
“電子圍欄”運用,不僅能更好地規范駕培機構的經營行為,也是我市運管部門進一步落實機動車教學新大綱的又一新舉措。在保障學員安全學習的同時,學員學車變得更系統、更規范,練車時間得到保障,避免出現日常訓練只為應付考試的現象。
但“電子圍欄”的實施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將出現一些“陣痛”。對此,學員、教練、駕校負責人都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業內專業人士介紹,“電子圍欄”運用,使運管部門登記備案的教練車,能通過車載GPS定位裝置進行監管;駕校備案的訓練場地,也將直接對應到電子地圖上;練車開始,學員和教練都刷完卡,電子圍欄開始運行,學員只能在規定的訓練范圍內練車;一旦教練車離開了對應駕校的訓練場地,超出電子圍欄圈定范圍的所有訓練記錄將全部無效。
“安裝GPS的教練車位置在電腦上看得一清二楚,超過場地范圍的,學時將一律視為無效
家住大竹林的王先生最近很郁悶,他的教練告訴他,“春節之后練車,只能去沙坪壩區,大學城那邊了。”原本在家附近就可以練車,因為“計時培訓與電子圍欄”的實施,王先生不得不面對每次練車,要被拉到30多公里以為的訓練場地的練車的狀況。
王先生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報名,但因為工作原因還沒有開始科目一的學習,最近收到駕校教練的通知,讓他在春節前必須完成科目一的學習和考試,不然節后可能面臨學費上調。“主要還是覺得場地太遠了不方便,原本兩個月就想拿證的,現在可能要半年了。”王先生表達了自己擔心。
由于歷史原因,在重慶形成了大多駕校為掛靠的經營模式。重慶有80%的教練都為分校教練或掛靠教練,他們自負盈虧,總校解決學員學籍,其他事情如車輛、車輛保險、訓練汽油費、維修費都是教練自己出錢,招生也得靠自己。
為了方便學員練車和節約成本,教練一般會去租用就近的場地。“電子圍欄”的實施,教練不得不將學員拉到總校的訓練場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張教練說:“總校的場地太偏太遠了,有的學員不愿意去,而且車子的油費也遭不住”。
“電子圍欄”的實施,最頭疼的無疑是駕校管理者。一方面因為市區內的場地面積不符合運管部門的規定,無法備案,投資上百萬的訓練場地可能面臨拆除。另一方面,由于分校教練無法在其他場地訓練,招收的學員全部都要到總校的場地訓練。部門總校將面臨僅有一個場地,短時間內無法承載大量學員,訓練場地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出現學員大排長隊現象的問題。
“電子圍欄”的實施,使得培訓成本變高、培訓周期變長,不可避免的給學員造成“學費高、拿證慢”的印象。這對駕校經營來說是致命的,無論哪一個駕校都無法承擔。
聽到推出電子圍欄后,很多人都舒了一口氣,認為困擾社會的駕培行業亂象將就此得到根治。的確,技術上的進步可以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很多人絞盡腦汁都想不出對策的棘手問題,但就此斷定駕培行業“迎來春天”卻未必。
重慶有5000多個分校,車輛掛靠、租場地練車的教練估計上萬名,他們是駕培行業的主力軍。在實施電子圍欄,在規范駕培行業的同時照顧到這部分靠做分校艱難謀生的教練,方便學員就近學車,也是主管部門值得思考的問題。
上一篇:駕考使用“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