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站原創(chuàng) 發(fā)布時間:2017-04-28 10:12:22 您是第0位瀏覽者
在駕駛過程中,司機必須要時刻注意各向來車,并且保持好安全車距。而車距的判斷,對于新手來說,是一個不少的難題,尤其是遇上跟車或者轉向時。
今天分享一下關于車距判斷的小技巧:
1、認識后視鏡
要判斷各種車距,后視鏡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典典首先和大家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汽車后視鏡。
最常見的后視鏡有內后視鏡和外后視鏡,還有不少車主會加裝下視鏡,用來擴大視野,減少啟動或者倒車時的盲區(qū)。對于普通車主而言,后視鏡的調整是關鍵。
a) 左后視鏡:上下方向上天地各占二分之一,左右方向車身占四分之一;
b) 右后視鏡:上下方向上地面占三分之二,左右方向車身占四分之一;
c) 內后視鏡:上下方向上覆蓋整個后車窗,左右方向只要能看到駕駛員的右耳側即可。
2、前方物體距離判定
由于前方物體不同,對于距離的判斷也就各不相同,下面就分情況加以說明:
a) 跟車行駛
跟車行駛保持安全距離非常重要,而這個距離可以通過前車來參照。看到前車后輪下沿,表示車距5米左右,保險杠下沿(2米左右),車牌下沿(1米左右)。低速跟車時,應該保持始終能看到后輪,這樣跟車才比較安全,而一旦駕駛員只能看到車牌下沿時,就必須格外小心,最好是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
b) 前方行人
當前方出現(xiàn)行人時,駕駛者需要格外提高警惕,通常如果剛好能夠看到對方的全身,代表車距應該在5米左右,此后距離逐漸縮小,當駕駛員看不到行人的膝蓋時,車與人的距離就已經小于2米,此時車輛不能再靠近,否則易發(fā)生險情。
c) 前方墻面、樹木
由于墻面、樹木或者路燈桿本身沒有標記線可以做判斷,所以通常需要駕駛者尋找周邊的其它參照物,來判斷距離。如遇到陌生的路段,可以選擇下車實地確認,切不可憑感覺臆斷。
3、后方車距離判定
a) 正后方距離
主要通過內后視鏡判定,剛好看到全車時,距離20米左右,剛好看不到車牌時,距離6米左右,看不到后車的進氣格柵時,距離2米左右。
b) 左后方車距
后車占據全部左側外后視鏡時,距離不足1米;后車占據左側外后視鏡一半以上時,距離不足2米;后車占據左側外后視鏡少于一半時,距離在4-10米,此時轉向較為安全。
c) 右后方車距
后車占據全部右側外后視鏡時,距離不足2米;后車占據左側外后視鏡一半以上時,距離不足4米;后車占據左側外后視鏡少于一半時,距離在8-11米,此時轉向較為安全。
下一篇:新手上路 看懂信號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