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16-11-24 16:38:19 您是第0位瀏覽者
11月23日,記者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獲悉,我市4所駕校率先推出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服務模式,標志著我市駕培服務改革先學后付費服務模式正式落地。根據工作安排,今年內我市駕校駕培服務改革新模式覆蓋率將達到50%以上,至2018年實現全覆蓋。
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落實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的服務模式改革,確保今年提供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服務模式有效開展,截至目前,我市36家駕培機構已全部安裝“先學后付、計時收費模式預約培訓系統”,其中4所駕校率先推出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服務模式。
“機動車駕駛培訓先學后付費、計時培訓計時收費模式,預約培訓系統由駕培機構管理系統、教練員端、學員端組成。”該負責人稱,學員端具有網頁端、手機APP、微信三種操作形式。所有學員可以通過手機號、身份證號碼進行注冊及登錄,自主選擇和預約駕培機構的教練員、車型、教學區域、培訓時段、支付方式等,還具有對教練服務態度及培訓質量進行評價和投訴、查詢學時價格和賬單及在線支付等功能。同時,運管部門及培訓機構,將加強對教練員和教練車的管理,根據學員評價情況進行服務質量排名,每月向學員公布一次。
據了解,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的服務新模式,使用全國統一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提供互聯網、電話、車管窗口等多種報考方式,考生完成培訓后可按規定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考試場地,改變了過去一次性預收全部培訓費用的單一模式,學員在學車過程中,可自主預約培訓時段、自主選擇教練員、自主選擇繳費方式,還可以自主決定轉至其他培訓機構繼續培訓。如報考單項科目出現排隊積壓的考生,可以選擇省內其他考場參加考試,在全面實現考試過程檔案電子化的基礎上,將推進駕駛人考試“全省異地通考”。
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在積極引導駕校轉變管理模式,強化管理職能,規范市場行為中,確保今年提供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服務模式的駕培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2018年達到100%。同時還要監督指導各駕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強化駕校機構培訓責任、加強教練員隊伍管理,提高教練員個人素質,使這項服務模式改革惠民工程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