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16-11-16 10:08:23 您是第0位瀏覽者
市交委昨天披露,近日收到許多關于網上駕校的消費投訴。市交通部門公布了三類最坑人的“互聯網+學車”案例,并提醒市民通過權威渠道了解學車信息,切勿貪小便宜栽進“黑駕校”的坑。
市交通部門介紹,為維護駕駛培訓學員的合法權益,為廣大學員提供駕培行業和學員培訓過程等信息查詢,對駕校和教練員的服務進行評價和反饋,并由管理部門對學員從注冊報名到培訓實施全過程監管,切實保障學員的權益。
消費者報名學車前,可通過廣州市學駕服務平臺登記基本信息,通過手機驗證獲取注冊碼,并憑借注冊碼到駕校報名,只有取得合法經營許可的駕校才能憑借學員的注冊碼獲取學員資料,招收新學員。學員登錄該平臺,可方便查詢和選擇廣州市合法駕校;在學車過程中,消費者還可通過該平臺,隨時掌握自身學駕信息和培訓進度,及時維護自身權益。
第一類:“45天快速考證”僅是噱頭
“快速考試拿證,報名45天可持證開車!”有些網上駕校放出此類誘人廣告,但市交通部門提醒,目前廣州市區平均考證周期約10個月,消費者不要輕信市場上某些互聯網平臺關于“快速拿證”等虛假宣傳。
第二類:“本地招生外地考試”屬違規
某些互聯網平臺為獲取私利,從本地招生,赴外地培訓與考試;以及在本地招生(培訓),赴外地考試等“外地班”服務。而根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51號)第二十八條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應當在注冊地開展培訓業務, 不得采取異地培訓、惡意壓價、欺騙學員等不正當手段開展經營活動。
市交通部門表示,目前廣州的合法駕校招收學員,除應當簽訂培訓協議外,培訓過程也須在駕校自有教練場地或本市簽約的經營性教練場進行,培訓使用車輛須為合法登記的教練車,培訓過程受交通部門監督。
第三類:“三無平臺”自主招生斂財
某些互聯網平臺自稱與眾多駕校合作,實際上僅進行了商事登記卻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機動車駕駛培訓)》,更沒有簽訂市駕培協會統一制定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合同示范文本》,繞開監管直接與消費者簽訂培訓協議問題,最終導致“貨不對板”,消費者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市交通部門提醒,消費者報名時,首先要看清服務主體是否具備并在經營場所懸掛公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機動車駕駛培訓)》,還要確認其是否簽訂市駕培協會統一制定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合同示范文本》。簽訂協議時,要確認對方是否為當地合法駕校主體。